
 
		
	【MSDS常用标准】 
		中国 GB 30000系列分类标准 
	 
		中国 GB/T 16483 GB/T 17519 
	 
		欧盟 CLP (EC) No 1272/2008 
	 
		日本 JIZ Z 7253:2012 
	 
		美国 Hazcom 2012 
	
 
	
		
	
		
	
【基本信息】
正戊烷(CAS:109-66-0),英文名:n-Pentane,别名:戊烷
正戊烷,化学式C5H12,烷烃中的第五个成员。正戊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:异戊烷(沸点28°C)和新戊烷(沸点10°C),“戊烷”一词通常指正戊烷,即其直链异构体。
【主要用途】
主要用于分子筛脱附和替代氟里昂作发泡剂,用作溶剂,制造人造冰、麻醉剂,合成戊醇、异戊烷等。
		
	
【主要危害】
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。
健康危害:高浓度可引起眼与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和麻醉状态,甚至意识丧失。慢性作用为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。可引起轻度皮炎。
危险特性
极易燃,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遇明火、高热极易燃烧爆炸。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,甚至引起燃烧。液体比水轻,不溶于水,可随水漂流扩散到远处,遇明火即引起燃烧。在火场中,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。其蒸气比空气重,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,遇明火会引着回燃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
物质名称:正戊烷(CAS:109-66-0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| 危险性类别 | 危险说明代码 | 
| 易燃液体,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麻醉效应) 吸入危害,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-急性危害,类别2 | 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。 H336:可引起昏睡或眩晕。 H304: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。 H401:对水生生物有毒。 | 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| 危险性类别 | 危险说明代码 | 
| 易燃液体,类别2 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B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单次接触,类别3(呼吸道刺激、麻醉效应) 吸入危害,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-急性危害,类别2 | 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。 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 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 H336:可引起昏睡或眩晕。 H304: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。 H401:对水生生物有毒。 | 
欧盟CLP:
| 危险性类别 | 危险说明代码 | 
| 易燃液体,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麻醉效应) 吸入危害,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-慢性危害,类别2 | 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。 H336:可引起昏睡或眩晕。 H304: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。 H411: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。 | 
以上例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		
	
声明:以上内容为诚通MSDS专业服务中心(现改为临安科达认证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)原创内容,如需转载,请标明出处,谢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