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GHS?
化学品全球分类及标示调和制度(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for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, GHS),简称化学品全球调和制度(简称GHS制度),主要是针对化学品分类、标示以及物质安全资料表内容制定全球调和一致的规范, 为全球化学品安全使用之重要基础。
【基本信息】
别名:三氯化苄;苯基三氯甲烷;α,α,α-三氯甲苯
英文名:benzotrichloride;benzyl trichloride;phenyltrichloromethane;α,α,α-trichlorotoluene;
【主要用途】
有机合成。制造苯甲酸、氯化苯甲酰等。染料合成。
【主要危害】
大鼠吸入4h的最小致死浓度为125ppm,经口致死量为6g/kg(体重)。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,对粘膜(特别是眼结膜)有刺激作用。高浓度吸入可致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。皮肤接触可引起红斑、大疱和湿疹。根据报道可致小鼠癌、白血病及乳头瘤。国际癌症研究所(IARC)列为人类可疑化学致癌物(证据不足)。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 |
危险说明代码 |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 致癌性,类别1B |
H315:造成皮肤刺激。 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 H350:可能致癌。 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 |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 |
危险说明代码 |
急性毒性-吸入,类别3 急性毒性-口服,类别4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呼吸道刺激) 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2 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 |
H350:可能致癌。 H331:吸入会中毒。 H302:吞咽有害。 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H315:造成皮肤刺激。 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 |
注:表中标记“*”的类别,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,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。例如分类为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”,如果有充分依据,可分类为更严格的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”。
以上例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诚通MSDS专业服务中心(现改为临安科达认证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)原创内容,如需转载,请标明出处,谢谢。